2023-05-15 来源: 《银行家》2023年第4期
作者:农业银行武汉金融研修院课题组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速整体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但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其中关键在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推动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各地因资源禀赋不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做法有所不同,但具有共性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把握住“土特产”三个字,结合当地实际,运用好中央和地方政策,引进人才,吸引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杜堂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目前,国内不同区域结合资源禀赋等条件,进行了多样化的特色探索。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根据自身情况,探索了一条特色发展模式,有效推进了乡村振兴,促进了共同富裕,具有借鉴意义。
背景介绍
杜堂村位于武汉市北部大别山余脉丘陵地区,距离市区70公里,全村共有13个自然湾,471户1748人。村域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58亩、山场1279亩、水面435亩。2014年以前,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谋生,全村抛荒耕地占比达85%以上,常年居住人口占比不足20%,房屋闲置率达85%。农民人均年收入仅7362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8000元。人口空心化、村庄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社会服务空心化等问题凸显,成为杜堂村发展的主要障碍。
2014年,姚集街道党工委动员有志回报桑梓的本地能人葛天才回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希望他与村“两委”一起,带领全村群众共同奋斗、苦干实干,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杜堂村积极响应武汉市委、市政府号召,以“三乡工程”为抓手,即引导市民下乡、企业兴乡、能人回乡,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实现城乡要素连接互动,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保障、以农业底色为基础、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产业支撑为核心、以农民主体为动力的特色化发展模式,探索了一条特色化乡村全面振兴、村民共同富裕的道路。2021年虽受疫情影响,合作社分红约618万元,户均近5.4万元。2017年至2021年底,杜堂村共吸引游客约31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益2.8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3200余人,其中吸纳本村农民就业260人。
主要做法
以党建引领为保障,增强发展合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方面,创新党建工作模式。黄陂区创新提出党建引领“三乡工程”工作模式,紧紧围绕吸引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引导杜堂村建立了“村党支部-村党小组-党员能人” 组织体系,开办了“乡村振兴大课堂”“三乡工程”红色驿站等党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带头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联村带动共同发展。根据“木兰花乡景区”产业发展需要,组建了“木兰花乡景区”杜堂片区党委,做实“一村带三村”的“四共三联”工作,即发展共抓、项目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产业联动、活动联办、人才联培,实行基层组织和村级经济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推动杜堂村片区农村全面振兴。
以农业底色为基础,守好发展底蕴。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二是始终保持农业底色只增不减。立足农业农村现有基础,盘活农业耕地和农村房屋资源,打造生态和古朴村庄亮点,彰显农村特色。农业底色成为杜堂村最大的特色和最强的生命力。
以企业主导为关键,盘活发展资源。一是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吸引市场主体。杜堂村依托万中集团,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二是以合作社为载体改造闲置资源。成立武汉杜堂旅游专业合作社,村民的闲置房屋入股合作社后,由合作社对农房进行统一设计、装修和管理,形成农家乐、商业、文创、民宿四个街区,由合作社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投资运营。2017年以来,杜堂村成功签约市民下乡86人,签约共享农房77套,其中,经营民宿12家,农家乐8家,电商1家,画社1家,文化博物馆1家,吸引了卓尔书店等一线品牌竞相入驻,实现了农民的闲置资源变成有效资产。
以产业支撑为核心,夯实发展基础。注重产业项目开发。在农业生产和村庄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将生态资源植入旅游产业,突出乡土民俗、赏花旅游等特色,开发农耕体验、赏花休闲等产业项目,建成以葛家湾乡村民俗文化街区为核心的休闲旅游项目。经过多年建设,杜堂村已成为当今农村人的梦想家园,城市人的休闲之地。
以农民主体为动力,提升发展动能。杜堂村始终把农民的收益放在第一位,引导农民深度参与家乡建设、经营和管理。杜堂村着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鼓励农户将自家闲置房屋入股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土地流转收入。景区按田地每亩400元、林地每亩150元、山地每亩100元标准,每年支付村民土地流转租金164万元,全村人均增收938元。二是不动产增值收入。景区投资5100万元,开发农户的空闲农房235栋,其中77栋用于共享民宿、共享厨房、农村电商经营等,帮助空闲农房增值6000万元以上,户均增值12.8万元。三是景区打工收入。全村389人在家门口长年打工,每人每年4.2万元,加上其他各项增收,全村人均增收17828元。四是入股分红收入。村民按改造后农房评估价的10%保底分红,保底额度为2万元,超过保底线的按合同约定分红,村民每年可从景区公司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主要成效
创新了一种模式。通过“三乡工程”,探索了具有特色的杜堂模式,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中部样本。“三乡工程”启动的2017年,杜堂村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320元;到2021年高达31230元,增长61.6%。农民收入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据初步测算,村民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经营收入占比由原来的90%下降到现在的8%,务工、经商等收入占到60%,土地流转、房屋入股或出租等财产性收入占32%,上升最明显(见图1)。
实现了一个融合。通过多年实践,杜堂村实现了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康居养老等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村建成苗木花卉基地1800亩,恢复农业土地生产功能1328亩。在农业生产功能和村庄居住功能基础上,全方位植入旅游文化元素,建成规划面积4.65平方公里的“木兰花乡”旅游景区、以113户农民入股组成的共享农庄合作社和1757亩的崇杰康居养老村。
推动了一个转变。杜堂村通过“一村带三村”推动了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转变,带动崇杰、柏叶、北门三个村12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如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建档立卡贫困村崇杰村也于2021年实现脱贫出列。崇杰、柏叶、北门村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7年的6800元、9680元和10320元,增加到 2021年的17400元、13260元和11580元(见图2);三个村集体经济收入2021年分别达到10万元、10万元和12万元。以强带弱、“四共三联”机制把四个村“绑”在一起,抱团发展,携手向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
探索了一条路径。杜堂村通过党建引领、能人回乡、产业支撑,发生了巨大变化:“破房”变新房、荒田变花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民房变民宿、乡村变景区,贫困村变成了美丽的小康村。杜堂村村民们实现了增收。探索了一条以农业农村为基础,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主体为支撑,以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振兴为目标,实现农村繁荣兴旺,农民富裕富足的共同富裕路径。
主要问题
投资周期长,旅游产业持续投入大。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基础设施建设初始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报预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木兰花乡景区”年均投入8000万元,累计已经投入逾5亿元,目前项目开发进程仅为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品牌及市场投入大。一个新兴旅游景点的品牌打造以及市场开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多方协同支持。
营销渠道缺,景区知名度还需持续打造。景区的品牌建设和知名度打造需要精心设计和统筹推进。目前,作为一个新建景区,知名度有待持续打造和提升,营销投入不足,营销渠道单一,营销方式也有待进一步创新,整体营销宣传力度有待增强。
综合服务少,金融支持力度仍需加大。一是综合金融服务有待加强。目前金融机构为该景区提供了1.2亿元信贷支持,金额不足,而支付结算、门票代收、搭建智慧平台等综合金融服务还有待加强。二是抵(质)押难导致融资难融资贵。旅游具有淡旺季的周期性特点,现金流不稳定,再加上乡村旅游的土地、山林业主只具备物权,难以通过抵(质)押方式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给融资带来一定困难。三是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不足。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多种主体,除了景区本身,金融服务向产业链上下游的民宿、农家乐等小微企业、农户延伸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从而实现农业产业行业全面升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共同富裕。
培育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政策土壤
一是培育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土壤,助力涉农产业链纵深延伸,有效链接生产端、运输端、消费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和外向型农业发展,构建高效合理的农业产业行业生态发展体系。
二是出台人才优待优遇政策,构建农村人才评估奖赏机制,改善人才基础工作软硬件设施,培育区域性乡土人才和实干型农科专家,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实现“梧桐引凤”“人才振兴”的集聚效应。
三是支持有历史、有传承、有创新的乡村文化发展,使其融入村风村貌、民风家风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乡土文化新时代的创新演绎,实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四是围绕“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的“五大工程”,运用地区财政力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社会多方对农村绿色领域的投资,加强“一控两减三基本”政策的有效落地,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发展的有机结合。
五是强化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优化基层组织管理和干部任用的体制机制;完善依法治村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基层干部与村民的法治合规教育,塑造法治意识与思想;发挥村民自治在农村建设、乡风塑造中的优势作用,增强主人翁意识,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良性运转。
探索农村共同富裕的区域创新模式
一是发挥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支持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产业发展壮大。重视对特色产业全产业链的培育与扶持,增强特色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抗压能力。特别是脱贫县的特色产业发展,要实施特色种养强化行动,在特色产业地理标志建设、市场品牌营销推广等方面,要与县域政府、农科企业及产业园、电商及批发市场等做好精准对接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激发区域市场经济活力,探索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结合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农村优质资源要素,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飞地经济”等区域新模式,利用“线上+线下”渠道,促进农村资源有效整合及与市场衔接。
三是政府引导,农村发力,依托区域交通和物流优势,联动城市市场,推广地理标志产品、绿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发展,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和双向沟通,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共存共荣。
四是运用大数据集约化计算功能,动员社会多元力量,构建农村与城市在工具化、信息化和价值化层面的共治共享格局,引导产业行业先进技术、治理经验、绿色理念等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流通,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理念和区域公共治理方面的融合性、协同性、一致性。
五是探索建立“一核引领,多元共治”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模式,突出城乡人才在党务、村务、商务、治理等方面的结对帮扶作用,形成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考评、多方参与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提高区域治理要素的集成和共享能力。
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金融融合发展体系
建立健全促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一是构建金融组织领导的有力体系。强化金融专家的交流和输出,从银行系统选派金融骨干人才驻村驻县,挂职交流,创立村级、县级普惠金融工作示范点,满足“三农”服务多元化、深层次的金融需求,形成“资源接地、政银一体”的乡村振兴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建立有力的金融激励体系。建立地方性关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激励评价办法,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纳入对地方金融机构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全市公共性资金存放比例及代发工资账户开户行,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金融信贷投放内生动力。三是强化银行与国企联动引领作用。加强银行与地方国资委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等组织机构的联动合作,将市属国有企业、镇属股份制集体企业、村集体及村民从股权上将四个层级连起来,形成“市场导向、国资主导、金融助力、四级一体”的农村经济引导体系,运用金融资本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综合金融服务。一是创新普惠信贷融资服务。以普惠金融为主力,充分利用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粮食安全战略性产业、生态环境及国土综合治理项目、农业特色产业链等,在普惠金融授信审批、利率定价、贷款展期等方面充分授权分支行机构;开发土地流转贷助推农业集约经营,突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推广杜堂模式,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发展区域特色金融业务。尊重区域产业差异化发展规律,深入调研区域市场主体及农户,支持“一县一品”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设计特色版、定制版金融产品,针对优势产业链核心企业客户,探索订单模式、合同制模式的金融产品服务,针对长尾客群,主推线上化、纯信用、审批快的区域惠农产品。三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发展智慧场景金融,主要是联动政府、市场主体建设统建版数字金融平台,通过大数据集约化功能,嵌入区域党务、政务、村务等功能模块,整合农村生产生活场景,村民可实现基本审批足不出户、基本生活足不出村,游客可实现无感停车等智慧体验。
持续强化促进共同富裕的金融同业协同联动功能。一是优化协同作业机制。特别是种养殖业产业链的优化发展,联动同业机构,推广“保险+期货+担保+基金”的合作模式;在农村资源联保服务方面,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地方金融机构与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工作,实现业务对接与合作,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二是创新担保业务。地方政府设立涉农专项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引导合作银行、村镇银行按照适当比例设立杠杆投放资金,助力战略性产业及项目。完善担保业务发展机制,制定融资担保补偿机制,简化担保业务流程,推动对龙头企业“见担即贷”“见贷即担”。三是创新特色保险。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引导相关财险公司为金融链长单位,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业务,助企纾困,实现特色保险全覆盖。
深度优化促进共同富裕的区域信用服务环境。一是提升生态环境。坚持“月通报、季督查、年总结”工作机制,对涉金融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以考促进、以考促优。二是发展乡村金融。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会,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辐射新型经营主体和个体农户。推广“村银共建+整村授信”模式,促进金融机构与各乡镇双向联动,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农户,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三是防范金融风险。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发展,补充资本,化解风险。建立“市、乡(镇)、村(社区)”三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非法集资宣传,增强群众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课题组成员包括:黄利荣、施健、刘银行、黄凯莉、任霞宇、吴霜)
责任编辑:魏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