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 来源: 《银行家》2022年第4期
作者:中国光大集团课题组
导语:近年来,金控集团日益壮大,已成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践行者。国际发达国家金控集团在制定减碳战略目标、创新碳金融产品、践行ESG理念、应对气候风险、管理碳足迹等方面已开展诸多实践。本文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践分析,为国内绿色金控集团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绿色金融正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点,将为经济低碳转型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供给。金控集团作为绿色金融的主要践行者,在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负有重大责任,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发达国家金控集团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已取得诸多成效,可为国内绿色金控集团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双碳”目标下金控集团的使命与机遇
完成“双碳”目标任务艰巨,前景广阔。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大国,承诺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责任重大,任务十分艰巨。2020年中国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的31%,而人均碳排放量约为美国的一半,从历史累积的碳排放来看,中国占13%,低于美国(25%)和欧盟(22%)。从碳达峰到承诺碳中和的时间来看,美国和欧盟分别超过45年和60年,且欧美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后实现碳达峰;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人均GDP刚过1万美元就不得不面临“双碳”目标的考验。这就要求中国必须走出一条比发达国家质量更高的碳减排路径。同时,“双碳”战略也孕育着巨大的投资和发展机遇,将涌现大量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双碳”目标将创造百万亿美元的投融资需求。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预计需要近100万亿美元投资。各机构纷纷预测,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每年需要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每年需要投入约3.9万亿元(合计超过138万亿元),中国为实现“双碳”目标每年的投入将达到GDP的3%。推动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发挥金融的“加速器”作用,将引发传统金融业务模式的变革,并对金融资产的定价、估值、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产生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还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尚不能充分覆盖低碳转型发展所需的金融需求,亟待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双碳”领域。
国内金控集团日益壮大,可在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目前在我国金融体系内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央企金控、地方金控、民营金控、互联网金控四种类型的金控集团格局。据中国光大集团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报告(2020)》显示,目前国内大约有各类金控集团166家,所控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495家。金控集团包含多元业态,具有协同综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集成创新、整体品牌、风险分散五大优势。金控集团发挥自身经营优势,深入落实“双碳”目标,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丰富和完善金融服务,对促进“双碳”建设和自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从国内范围来看,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平安集团等金控集团正加速布局“双碳”赛道,依托产融合作优势,打造绿色金控。例如,光大集团作为金控集团的实践先行者,以建设“绿色光大”为目标,正致力于全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升绿色可持续治理,旗下光大环境提出发展“负碳企业”、打造“零碳工厂”、追求“低碳生活”目标,正着力构建“全球领先的生态环境集团”。
发达国家金控集团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
近年来,发达国家金控集团在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制定减碳战略目标,扩大绿色投融资规模。发达国家金控集团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大多制定了长期、中期、短期减碳战略目标,扩大绿色可持续融资规模,为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例如,摩根大通集团、汇丰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瑞银集团等金控集团均提出2025年、2030年中长期绿色投融资目标,扩大新能源、清洁技术、绿色建筑、低碳运输、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资产布局,加大高碳行业绿色转型的金融支持力度,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见表1)。同时,发达国家金控集团大多设立了自身运营的减碳目标。如:汇丰银行将于2030年前实现运营和供应链净零排放,10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美国银行将于2030年前实现运营碳中和(范围1和范围2)、购买100%的零碳电力、减少75%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5%的能源使用等。
创新碳金融产品,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发达国家金控集团早已布局绿色金融领域,持续推进碳金融产品创新,如碳期货、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融资、碳资产回购式融资、碳配额托管、绿色结构性存款等,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一是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为各类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例如,花旗集团、汇丰银行等金控集团发行大规模的绿色债券,致力于减碳和可持续发展;巴克莱银行针对不同发展规模、有不同融资需求的客户群体提供与之相适用的改造贷款、股权投资、债务产品等服务。二是参与碳市场交易,为重点排放企业提供碳交易以及碳定价服务等。例如,巴克莱银行是首家为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的英国银行,该行参与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的制定,开展碳交易中介服务,以及进行碳资产与碳金融衍生品交易,成为欧盟碳市场最大的流动性提供者之一。三是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场景,推动发展绿色普惠金融和绿色消费信贷。发达国家金控集团的绿色金融产品由对公大客户逐步向个人及家庭推广,推出绿色住房抵押贷款、绿色信用卡贷款等。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对于居民购置民用太阳能设备给予便捷的融资服务。
践行ESG理念,强化ESG治理。ESG(Environment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简称“ESG”)理念在欧美发达市场已经深入人心并广泛实践。发达国家的金控集团积极践行ESG理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ESG信息披露机制、ESG管治架构、客户ESG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框架。一是发达国家金控集团定期发布ESG报告,将绿色金融及自身的可持续运行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披露。二是发达国家金控集团具有完善的ESG治理及组织架构,提升ESG在董事会决策中的作用。例如,巴黎银行、三菱日联等金控集团将ESG作为管理层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巴黎银行将首席执行官10%的年度绩效与集团的社会责任评价结果相挂钩,三菱日联要求在高管薪酬中反映ESG要素。三是将ESG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对客户进行ESG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例如,瑞士信贷银行将ESG纳入风险管理,对敏感行业的新老客户进行可持续风险分析并进行定期审查;美国银行将于2030年实现对90%全球供应商ESG风险的评估。
加强气候风险应对,开展碳足迹管理。发达国家金控集团重视由于低碳转型等引发的气候风险的识别、监测和管理,并通过开展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披露气候相关财务信息等措施加强“绿天鹅”风险的防范与应对。例如,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汇丰集团、瑞银集团、摩根大通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德意志银行等陆续于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小组(TCFD)的支持机构,并定期发布TCFD年度报告,对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影响进行评估(见表2)。此外,发达国家金控集团还从用能结构、建筑节能改造、办公资源节约、优化差旅交通方式等多方面开展碳足迹管理。例如,巴黎银行收集企业社会责任(CSR)中管理资产的所有必要能源和碳排放数据,包括该行全球各分支机构有关能源、材料消耗及商务旅行的指标数据,加强对碳足迹的数据监测。
金控集团更好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启示
发达国家金控集团的实践可为国内金控集团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经验借鉴,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
加快对标发达国家金控集团的ESG实践,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金控生态系统。一是从战略上将ESG理念作为核心价值观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形成企业上下人人践行的ESG文化。二是完善ESG管治架构,更好发挥ESG在董事会决策中的作用,并引入高管层绩效评价体系和业务发展流程,以构建董事会—管理层—一线员工相互衔接、有效联动的运行机制。三是将ESG纳入风险管理体系,推进客户ESG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四是以开放、合作姿态,积极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市场客户的合作,实时跟进国际前沿动态,提升市场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一揽子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发挥金控集团银、证、保、信等多种金融机构的综合金融优势,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一是扩大绿色投融资规模,加强绿色产业等领域的资产布局;构建多场景、全方位的绿色保险服务体系;做深绿色资本市场业务,加大绿色产业企业上市培育力度。二是推出促进高碳企业向低碳或零碳转型的金融产品,包括提升碳市场参与度,以及提供转型并购基金、转型贷款、转型债券、转型担保等,以满足不同转型路径的融资需求,打好绿色金融“组合拳”。三是拓展金融科技在绿色资产识别、贴标和环境效益测算等领域的运用,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完善企业或个人客户绿色画像。
提高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认识,强化应对风险的能力建设。一是国内金控集团应加快接轨国际环境气候信息披露机制,强化环境信息披露能力。二是开展前瞻性的风险分析,为识别、预警和应对“绿天鹅”风险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包括:构建气候相关风险压力测试体系;开展相应风险测试、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厘清气候相关风险在金融系统内部的传导机制等。三是建立、健全气候相关风险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框架,完善贷前、投前气候相关风险评估和贷后、投后气候相关风险管理。
完善金控集团的“碳盘查、碳目标、碳减排”体制机制。一是构建科学的碳核算体系及报送机制,各业务板块根据产业特点选择合适方法,并密切关注国家碳核算标准。二是开展金控集团碳排放中长期模拟预测,进一步明确企业长期、中期、短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及各板块分解目标,并加强目标管理。三是加强碳足迹管理,增强经营碳排放数据监测,建立健全减碳执行机制;积极营造绿色低碳办公经营环境,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课题组组长为徐金麟,课题组成员包括吴虹、颜彦、唐泽地,其中徐金麟系中国光大集团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责任编辑:魏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