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2022年美国银行业回顾与2023年展望

2023-03-13  来源: 《银行家》2023年第2期


作者:吴

 

2022年,美联储迅速、大幅收紧货币政策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波动的主线索之一。在此背景下,美国银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严监管”改革的侧重点逐步清晰,人力资源战略、金融科技战略和ESG战略稳步推进。展望2023年,宏观环境带来的逆风因素或将更加突出,银行运营将面临更多挑战。

 

2022年美国银行业运营情况

 

资产负债规模小幅增长但结构发生一定调整,贷存比持续改善但仍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2022年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小幅增长1.26%至23万亿美元,负债规模小幅增长1.65%。资产端,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收紧流动性,银行业现金类资产和证券资产分别缩水22.7%和3.3%,而美国银行业普遍利用加息周期加大对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贷资产的投放力度,使信贷资产增长成为银行业总体规模实现小幅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工商业贷款、地产及建设贷款、消费类贷款等分别同比增长14.6%、11.3%和10.8%。负债端,随着疫情期间出台的财政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居民实际收入持续受到高通胀负面冲击,银行业存款总量同比小幅下降1%。新冠疫情期间的宏观政策刺激共为银行业增加了近5万亿美元的存款,而这些新增存款过去两年主要投放在现金和证券等流动资产,贷款投放相对缓慢,在此背景下,银行业贷存比从2019年底的76%下降到2021年三季度末的60%以下,但这一趋势在2022年出现扭转,2022年银行贷存比稳步上升,年末已提升至67.5%左右,但仍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对于在美外资银行业机构而言,受益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带来的强美元或者说美元回流因素影响,总体资产负债规模突破3万亿美元。负债端,截至2022年末,海外关联方负债同比增长75.5%至6770亿美元,海外关联方负债变化贡献了整体负债规模变动的98%。资产端,截至2022年末,在美外资同业加大对信贷资产的投放力度,信贷资产同比增加22.6%。此外,同期现金类资产和证券资产同比分别增加7.65%和-1.12%。

 

从收入和盈利指标看,银行业利息收入和净息差大幅上升,非息收入及其占比明显下降;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逐季改善。美联储快速、大幅提升基准利率使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和净息差大幅提升,根据可得到的数据,2022年三季度银行业净利息收入为16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3%,银行业净息差提升至2.83%,较2021年2.33%提升50个基点。受投行收入大幅下降和资本市场交易收入等拖累,非息收入改善缓慢,其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至31%左右,创疫情以来新低。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则逐季改善,三季度末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和13.09%(见表1)。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明显提升。根据可得到的数据,2022年三季度美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38%和0.72%,同比分别下降8个和22个基点。问题贷款总量仍然较低,总贷款拖欠率处于2005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所有主要贷款类型的净注销率接近15年的低点。此外,大型银行普遍提高信贷拨备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22年三季度末银行业整体拨备为1860亿美元左右,拨备覆盖率为279%,较2021年同期的248%有明显提升。大型银行四季度财报显示信贷拨备继续增长。

 

资本充足率小幅下降,但压力测试结果显示银行业仍具稳健的风险承担能力。2022年三季度美国银行业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17%,较2021年年末的14.75%下降约0.6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美联储的年度压力测试也表明美国大型银行能够抵御非常严重的经济衰退。2022年压力测试的严重负面情景假设主要围绕“严重的全球衰退,商业房地产和企业债务市场的压力加剧”,全球陷入严重经济衰退,美国失业率上升5.75个百分点达到10%,金融资产价格和企业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商业地产价格下跌近40%,股票下跌55%。但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作为美国金融系统支柱的33家大型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下降2.7%,最低降至9.7%,仍然是美联储最低要求的两倍以上。银行业拥有充足资本以吸收超过6000亿美元的损失,甚至高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累计贷款损失总额,体现出其防风险能力依旧稳健。

 

2022年美国银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银行业“严监管”改革的侧重点逐步清晰。2022年7月,迈克尔·巴尔(Michael Barr)成功接任空置9个月的美联储监管事务副主席,从其在多个场合的表态和发文来看,美联储“严监管”的侧重点逐步清晰。从原则来看,除了继续强调支持美国家庭和企业的经济需求、打造更安全的金融系统,美联储将更加突出“公平”原则。从细节来看,在资本约束方面,美联储将审查、改进资本工具并最终向《巴塞尔协议III》的标准看齐。在生前遗嘱方面,美联储和FDIC表示将加强审查,针对不达标的银行给出整改意见和完成时间;将审查未列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大型银行的监管框架,并对此类银行的生前遗嘱发布指导意见。在银行业并购政策审查方面,将评估审查银行对存款机构的拟议收购方法。在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方面,将强化对大型银行的相关指导,并将在2023年进行微观审慎气候风险情景分析试点,提高监管机构和银行机构衡量和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创新、准入和消费者保护方面,将在继续支持创新的同时通过加强监管监督,确保银行系统的安全;促进消费者金融服务市场的公平借贷,提高消费者保护透明度。在《社区再投资法》方面,美联储将与FDIC和OCC等监管机构一起强化和更新该法规。

 

银行业人力资源建设继续面临突出挑战。面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大离职”现象在2022年也继续冲击着美国银行业。中、低端银行业员工持续稀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老年员工人数创下新高,许多银行不得不通过采取上调年薪和奖金、灵活调整办公模式、调整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跨部门/业务条线转移员工等措施提高员工归属感,夯实银行人力资源建设。进入2022年下半年后,随着投行业务尤其是并购交易持续低迷,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明显降温,部分银行的员工招聘计划发生了明显变化。高盛、大摩、瑞信等以投行业务为主的银行均宣布了裁员计划,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集团等四大银行集团则一边继续招聘,一边对部分业务条线如住房抵押贷款等业务开刀,努力平衡人力资源配置。截至2022年末,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高盛的员工总数分别同比增加8%、4%、-3%和9%,分别达到29.4万、21.7万、23.8万和4.8万人。

 

银行业继续坚持科技驱动增长的理念,但短期策略中成本控制摆在了显著位置。长期看,银行业投资与增长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通过增加数字化投资和提升服务科技化水平来推动业务健康可持续增长,早已深深烙印在许多大型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中。但在2022年,随着美国通胀高企、企业盈利下滑和经济衰退的市场预期加重,很多银行表示将重新考虑其短期战略。毕马威的银行业CEO调研报告显示,78%的银行首席执行官表示,为了应对预期的经济衰退,将暂停或减少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其中46%的受访银行已在2022年大幅削减相关投入成本,32%的受访银行计划在6个月内暂缓或减少相关投资。总体而言,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盈利前景不确定性大幅升高,银行业不得不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优先投资稳增长领域,放慢对次要领域的投资步伐。

 

金融科技企业同样遭遇巨大逆风,加密货币及交易平台崩盘对银行业冲击有限,但相关监管将明显趋严。过去10年,在风险资本追逐和低借贷成本的共同推动下,金融科技公司迅速扩张,对银行业的金融科技转型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推动力。但随着美联储收紧流动性以及大幅提高基准利率,风险投资资金迅速枯竭,金融科技公司不得不大幅削减开支,以史无前例的谨慎态度去控制其烧钱速度。非银行系统的金融科技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与2000年、2001年的互联网企业类似,都遭遇了空前巨大的逆风效应。在互联网金融、信用卡支付、财富管理及智能投顾等多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市值跌幅超过60%的比比皆是。但我们预计,随着部分龙头企业加速提高运营效率、更加关注盈利能力,最终存活下来的金融科技龙头将在未来10年继续推进美国金融行业的科技化进程。此外,在加密资产等领域,2022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暴露了这些金融板块的无序性和脆弱性,而监管机构也屡次表示出对加密货币及交易平台的担忧。但总体而言,美国监管仍认为诸如FTX等个别金融科技企业的破产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微乎其微,监管机构“既不禁止也不劝阻”银行向任何特定类型客户提供相关服务,将评估如何确保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身安全,并评估如何使银行能以稳健合规的方式处理加密货币等领域的业务。

 

银行业ESG战略实践持续推进。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对ESG投资特别是绿色能源投资造成了一定冲击,加上经济衰退的阴影持续笼罩,2022年银行业ESG转型的外部环境并不友善。但由于早已意识到ESG对自身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意义重大,加上监管机构的关心和关注,美国银行业并未因为需要维稳短期盈利而忽视ESG改革的实践。根据观察,2022年大型银行的ESG实践主要集中体现在: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践行包容、多元与平等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深入参与对ESG标准的讨论以及对ESG指标的衡量;继续增加数据披露,特别是向股东投资者、银行员工及相关客户介绍银行在ESG方面的资金投放,以及银行自身在实施净零战略或控制碳足迹等方面的进展。

 

2023年美国银行业展望

 

运营环境展望

 

2023年美国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与2022年相比或将更加严峻,银行业运营将存在更大外部挑战。进入2023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走软,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较高。当前多项经济领先指标已明显恶化,咨商会领先经济指数已连续10个月下滑,从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美国消费者情绪指数、企业家信心、国债收益率曲线、领先信贷指数等多个重要指标来看,2023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较高,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将进一步提升。从积极面看,疫情以来的宏观调控使家庭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颇为稳健,因此美国经济衰退的程度可能不会非常深,主要风险点仍在企业端和非银金融机构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美国居民家庭债务总额为18.8万亿美元,居民债务占GDP比重约73.7%,明显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但企业债务已升至19.8万亿美元,企业债务占GDP比重约76.9%,大幅高于过去10年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2019年末新冠疫情暴发前75.1%的水平。总体而言,滞胀环境下经济总体比较脆弱,企业盈利能力伴随经济迅速下行有明显下修的空间,叠加融资成本的大幅提升,企业信用风险确实存在恶化可能,值得高度关注。

 

运营趋势

 

顺风因素将放缓或逆转,银行间业绩可能存在显著差异。预计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节奏将明显放缓,2023年联邦基金利率有望在5%附近区间筑顶后维持相当时间,全年利率中枢水平将明显高于2022年。随着经济放缓及企业负债成本高企,预计2022年的几个顺风因素如净息差的扩大、贷款规模的强劲增长及信贷质量的提升将在2023年放缓或逆转,但美国银行业基于风险的资本化水平和流动性缓冲相对于2008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依然相当强劲。就营收而言,预计净息差将继续保持高位,利息收入及占比水平将继续高于平均年份,尽管银行将提高信贷投放标准并进一步提高相对安全的债券投资占比;非息收入的前景仍不乐观,预计固收交易可能实现业绩增长,但并购咨询、承销活动和其他收费收入可能继续面临相当阻力;对于不同银行而言,考虑到资产负债结构、利率敏感度和资本市场业务敞口等多种因素,其业绩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聚焦成本控制,平衡长短期战略目前仍是银行运营的重中之重。在金融科技、ESG等核心战略方面,美国银行业或将继续花精力去平衡长短期战略目标和经营压力,继续多措并举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网点布局。此外,随着经营压力的提升与疫情影响的消退,研究如何将员工带回办公室集中办公,增加同事间沟通及提升拜访客户的频次也将成为银行业2023年的重要议题之一。

 

严监管将继续推进。尽管分裂的美国国会使短期内对银行业监管进行新的重大立法可能存在困难,但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一些强化监管的举措或将在2023年加速出台落地,继续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公平、保护消费者利益、数据安全及加密货币领域等议题仍是监管关注的重点。此外,从具体的监管检查来看,由于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监管机构或将在继续其自疫情以来对操作风险的高度关注之外,加大对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关注,特别是经济波动对运营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包括流动性和资本的变化、证券估值、客户存款稳定性和客户财务状况的恶化情况等。

 

总结起来看,2022年市场对美国经济下行的预期可能在2023年逐步得到验证,2023年美国银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不容乐观。资产扩张速度趋缓、信用风险损失增加以及利息收入贡献度水平继续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是大概率事件。而对于在美中资银行而言,应未雨绸缪、稳中求进,继续围绕国家和集团发展战略,在持续深化合规和风险治理水平的基础上,为服务中美经贸关系积极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

 

 

责任编辑:魏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