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如何做一个稳健的商业银行:来自硅谷银行的启示

2023-05-15  来源: 《银行家》2023年第4期


作者:刘晓曙

 

2023年3月10日,刚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年度全美最佳银行之一的硅谷银行宣告破产。硅谷银行的突然倒闭让世人震惊,同时为商业银行如何稳健经营带来了启示,我国商业银行要在细节上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

 

原因:被忽视的风险隐患

 

硅谷银行(SVB)是美国第16大银行,专注于PE/VC和科技初创型企业融资。从资产结构来看,硅谷银行是一家投资风格极其稳健的银行,其抵押贷款证券都有机构担保,几乎没有违约风险。2023年3月,硅谷银行还连续第五年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年度全美最佳银行之一。硅谷银行的破产是出人意料的,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这是在利率环境突变背景下,硅谷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未被重视的风险隐患,在传导、强化和叠加的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被不当声誉风险管理操作引爆的结果。在整个事件中,不当声誉风险管理是导火索,流动性应急管理不足是直接原因,资产负债结构扭曲与利率风险隐患是根本原因。

 

资产负债结构扭曲

 

因新冠疫情爆发,美联储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科技企业获得了大量投资,导致硅谷银行在此期间吸纳了大量存款。2020年中期至2021年底,硅谷银行的客户存款规模增长1147亿美元。与此同时,硅谷银行也配置了大量固定收益证券资产,可供出售证券(AFS)和持有到期证券(HTM)合计增加941亿美元。2021年底,硅谷银行持有10年期以上债券超1000亿美元,几乎全部为抵押支持债券(MBS)。从久期的视角来看,硅谷银行负债端以短久期的活期存款和短期定存为主,而资产端则主要为长久期的长期债券,资产和负债的久期严重不匹配。扭曲的资产负债结构为爆发流动性危机埋下了隐患(见表1)。



客群结构单一

 

2022年下半年起,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硅谷银行客群结构单一的弊端开始显现。硅谷银行存款客户以PE/VC、初创科技企业及生物医药企业为主,规模占存款总额超过50%,大幅加息导致这类企业融资困难、现金流紧张,提款需求不断增加。2022年,硅谷银行全年无息存款规模减少超450亿美元。面对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硅谷银行不得不增加计息存款和短期借款,2022年新增短期借款为135亿美元,借款来源几乎全部来自美国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平均借款成本高达4.39%,而持有的AFS和HTM的平均收益率仅为1.56%和1.87%。

 

硅谷银行服务初创科技企业的经营理念使其客户类型高度统一,这既是硅谷银行的特色,同时也成为硅谷银行的一个隐藏的风险源。当市场出现针对这类客户的不利因素时,硅谷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必然会受波及。硅谷银行忽视了客户集中度风险,导致加息环境下其流动性不断趋紧。

 

利率风险管理隐患

 

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持有261亿美元AFS和913亿美元HTM,合计超过硅谷银行总资产的一半,这其中蕴含了两个风险隐患:其一,持有的AFS以公允价值计量,浮盈/浮亏计入累计其他综合收益。根据美国资本监管要求,对于硅谷银行所在的第四档银行,这部分综合收益不计入核心一级资本,但当AFS出售后,浮亏就会变为实亏,触发核心一级资本直接减少。其二,持有HTM按摊余成本法计量,在正常情况下并无利率风险。这部分头寸相对于公允价值的估值差额也就是未实现损益(Unrealized Gains or Losses),不体现在会计损益表中,不会对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然而,如果发生银行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或银行强制出售债券投资组合等情况,就会触发资产分类变更,不能按摊余成本法估值而改为按公允价值估值,未实现损益就变为会计损益。截至2022年末,硅谷银行持有HTM资产的未实现损失高达150亿美元,这部分资产一旦被触发更改资产会计分类,就会引起硅谷银行资不抵债。

 

2023年春,提款潮并没有被遏制,硅谷银行不愿再继续采用高利率的短期借款方式来维持低收益率的长期债券资产,于是决定抛售全部AFS,一方面可以缓解其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还可通过配置短久期债券调节其资产结构。然而在AFS出售后,原本计入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的18亿美元浮亏被确认计入损益,直接减少硅谷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约13.14%,第一个利率风险管理隐患变为现实。

 

声誉风险管理重大失误

 

2023年3月8日晚,硅谷银行发布公告,宣布了一项22.5亿美元的融资计划,并披露当日抛售全部AFS的18亿美元投资亏损。公告内容并没有详细说明,这给市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随着事件发酵,市场情绪逐渐朝悲观方向发展,投资人和存款人对这份公告的解读普遍聚焦在两方面:一是硅谷银行公告融资的目的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18亿美元的投资亏损可能使硅谷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满足监管要求;二是硅谷银行持有的913亿美元HTM头寸也存在约150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这部分损失一旦兑现将直接击穿硅谷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致使其资不抵债而发生破产。上述两个观点均是片面的,通过测算,硅谷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确认18亿美元损失后仍是满足监管要求的。此外,只要不发生严重挤兑导致硅谷银行被FDIC接管,HTM头寸的150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仅仅是个数字,并非真的会计损失,不会对硅谷银行的损益和所有者权益产生任何影响。但由于硅谷银行没有进行具体说明,市场情绪已经失控。

 

3月9日晨,硅谷银行发布招股说明书公告,并对3月8日的公告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包括其资本充足率水平仍是稳健的,股票融资的目的是补充流动性,同时计划增加150亿美元定期借款应对流动性问题等。然而为时已晚,经过一夜的发酵,市场预期已基本一致,所有存款人均面临“囚徒困境”。当日,硅谷银行发生了420亿美元的存款挤兑,致使其现金余额转负。3月10日,硅谷银行融资计划终止,并被FDIC接管,原本计入HTM的债券投资组合不再符合持有到期资产分类标准,150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变成直接损失,第二个利率风险管理隐患被引爆,最终导致硅谷银行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硅谷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在重大决策上,硅谷银行急于实施融资计划,忽视了该计划对公司声誉的不利影响,选择将投资亏损和新股融资两个负面信息同时公布,高估了市场对此类信息的接受程度;在信息披露内容和时间节点上,硅谷银行在披露负面信息时没有及时进行解释说明,导致信息空窗期的市场情绪失控,最终引爆流动性风险。

 

失效的流动性压力测试

 

硅谷银行在其2022年年报中提到,该行经常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并将其作为流动性管理实践的一部分。硅谷银行还宣称其运行了一个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测程序,旨在确保流动性水平能够满足正常和压力环境下的资金需求。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要求测算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模拟情景包括恶性事件引发声誉风险造成挤兑的情况。但从结果来看,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并没有起到其应发挥的作用,原因可能在于:第一,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方法存在缺陷,没有考虑或低估了严重声誉风险造成的挤兑程度;第二,针对流动性压力测试结果而进行的防范和化解预案准备不足。复盘硅谷银行在3月8—9日的操作可以看出,实际上硅谷银行在应对流动性问题上是有预案的,包括长期合作客户牵头的22.5亿美元融资计划,以及增加规模为150亿美元的定期借款等,但该预案明显低估了声誉风险管理不当带来市场挤兑的规模和速度,最后以失败告终。

 

启示:防患于未然

 

硅谷银行一直都被看作是一家优秀的商业银行,是投贷联动的行业标杆。通过梳理本次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原因可以发现,这次危机出现了一些新型风险特征,一些平时不被重视的风险隐患,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也会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这为我们思考如何做一个稳健的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启示。

 

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做重大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声誉风险的影响,要做好舆情管理,在合规前提下主动把握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和时机。在披露负面信息时,应及时对披露信息加以解释说明,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也要对信息披露后的市场解读和情绪有预判,对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准备好化解预案。

 

加强资产负债结构管理。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市场货币环境周期波动下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前瞻性管理,及时做好资产负债结构调整,避免硅谷银行所经历的由于货币环境突变引发的流动性问题。

 

加强新型客户集中度风险管理。传统的客户集中度管理仅关注规模最大的几个客户,从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可以看出,客户集中度还表现在某一类型的客群上,同一类型客群的经济行为会有“一致行动人”的特征,当外部环境对某一类客群产生不利影响时,这种影响会传导至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这种新型客户集中度风险管理,业务发展不能依赖于单独一类客群。

 

主动定期开展压力测试。科学合理的压力测试能够及时对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风险和极端条件下的风险进行早期识别。商业银行要主动定期开展流动性和资本压力测试,同时要重视压力测试结果,将其纳入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

 

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我国资本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累计其他综合收益要计入核心一级资本,但对于摊余成本法计量的HTM未实现损失未做资本要求,商业银行应主动对这部分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损益进行测算和评估,不能认为未实现损失不列入会计损益表中就不存在损失风险。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加强宏观经济研究,提升市场利率的分析和预判能力,为银行利率敏感业务提供决策支持,减少利率风险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注不同类型风险之间的关联性。新版资本管理办法第二支柱部分特别强调要重视风险之间的关联性。从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中可以看到,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声誉风险之间是互相传导、强化和叠加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类型风险之间的这种关联特征,实现全面风险的统筹管理。

 

(作者单位:青岛银行,其中刘晓曙系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魏敏倩